Skip to content

Latest commit

 

History

History
43 lines (24 loc) · 2.57 KB

README.md

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

43 lines (24 loc) · 2.57 KB

爪子设计迭代

为了提升机器人在比赛中的抓取性能,我们对爪子设计进行了多次迭代。从初期的简单设计到后期的精密结构,每一代方案都针对前一代的不足进行了优化,不断提高夹持的稳定性、精准性和操作便捷性。以下是每一代设计的详细介绍:

第一代

第一代设计通过一个三角形结构卡入样品的凹槽,再由一个橡胶包裹的“L”形臂进行辅助夹持。虽然设计实现了基本的夹持功能,但操作较为繁琐,且夹持效果不够稳固,难以满足实际需求。

第二代

第二代设计采用了一个拉长的“L”形结构与一个钩子相结合。“L”形结构作为铲子滑入样品底部,钩子则卡入样品凹槽完成固定。相比第一代设计,精准度有所提升,但操作仍然不够便捷,夹持稳定性也未达到理想效果。由于这些问题,该设计未在 Fusion 中进行建模,仅停留在原型阶段,未进入实际制作环节。

视频演示

第三代

第三代设计采用两个包裹橡胶的长方形结构,通过卡入样品凹槽实现夹持。该设计效果相比前两代已有显著提升,但由于长方形结构的扣点不够清晰,导致对准不方便,且夹持不够稳固,样品翻转时容易掉落。因此,团队决定在下一代设计中改用更窄的结构,以提高可视性和稳定性。

视频演示

第四代

第四代设计采用了齿轮传动结构,使两侧爪子能够同步运动,从而精准卡入样品的凹槽进行夹持。该设计进一步提升了操作的协调性与稳定性,但仍需要更多实际测试来验证效果并优化细节。

第五代

第五代设计是在与多支队伍交流学习后优化得出的方案。外部结构包覆了碳纤维材料,显著提升了强度与耐用性。该设计在夹持效果上更加紧固可靠,同时抓取样品时的精准度和稳定性达到了全新高度。这一方案成为目前最成熟的设计。

通过不断迭代与优化,我们的爪子设计不仅实现了功能性提升,还展现了团队在工程设计中的创新与进步。